99健康网首页
注册
您现在在的位置:医院专题>深圳市人民医院 更新时间:2020-04-02
深圳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定点医保
深圳市人民医院

别名:

性质:公立医院

电话:0755-25533018
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东门北路1017号大院和深圳市深南东路3046号 查看地图

已入驻医院数量:47039
深圳市人民医院单爱军医生个人主页
单爱军

单爱军

职称:主任医师科室:急诊科
颅内、延颈部肿瘤及先天性颅内和脊椎畸形、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诊治,对神经外科ICU、重症脑损害昏迷患者。
医生介绍
    单爱军,男,主任医师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现聘深圳市人民医院(暨大第二医学院)急诊科主任 、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、教授 、硕导;深圳市医学专家库成员、深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,深圳市医学会急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     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(原西安医科大学),留校工作在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(重点科室),1991年于该院神经外科临床硕士研究生毕业,分配到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。先后于朱贤立教授的显微神经外科学习班学习,在北京天坛医院、韩国现代医院、上海华山医院、安徽省立医院、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学习,2003年由院重点科室基金资助往德国吕贝克医学院、柏林自由大学本杰明.富兰克林医院进修功能神经外科。从事神经外科临床、科研和教学工作23年,精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,特别是对颅内、延颈部肿瘤及先天性颅内和脊椎畸形、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诊治,对神经外科ICU、重症脑损害昏迷患者的救治有着较多研究;并致力于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功能神经外的研究,在我市率先开展导航及立体定向技术工作。在重症脑损害昏迷患者的监测、救治,神经电刺激治疗脑神经功能性疾病方面国内外有一定影响。多次评获深圳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医德高尚医生称号。2006年8月调任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业务副院长,主管医疗、护理工作并兼神经外科主任,2007年6月调任深圳市人民医院(暨大第二医学院)急诊科主任至今。     主持和参与国家、省、市等科研课题8项,获科研成果2项,科技进步奖1项:“脑损害昏迷患者内环境紊乱危害和对策的研究”(2005年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证书号:2005-2等-26-第一完成人);2006年成果登记1项: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(00-01LP11),“中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针刺治疗的可视化研究”(登记号:2006026第3负责人和完成人),正在进行申报成果奖;以第一作者撰写发表学术论文27篇,参加编写学术著作2部。     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。目前负责的资助立项有:1.“脑损害昏迷患者内环境紊乱危害和对策的研究” 深圳市科技局科研立项(200004049)。2004年12月如期结题,研究成果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(证书号:2005-2等-26-第一完成人)。2.“脑神经刺激术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临床研究”2002年度深圳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(批准编号:200204010)。3.“脑损害昏迷患者意识/昏迷深度的无创监测及其量化研究”2006年度深圳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(批准编号:200602065)。4. “早期前伸的中医促醒康复手段对脑损害昏迷患者预后影响”2007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资助立项(批准编号:2007246)。5.“脑损害昏迷患者促醒治疗的量化监测” 2008年度深圳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资助(批准编号:200802088)。以主要完成人部分承担的资助立项:1. “用发射型CT功能影像研究人体针刺信号传导原理”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(编号:990962)。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(2000-J-3-R01X191)第3完成人。2.“中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电针刺激治疗的可视化研究”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(00-01LP11)。以第3负责人和完成人于2005年8月结题,2006年1月成果登记(登记号:2006026)正在进行申报成果奖。目前研究方向:1.立体定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和功能神经外科。2.严重脑损害昏迷患者的监护救治。
所获荣誉
教授
同科室医生
罗学斌
罗学斌副主任医师
在线预约 擅长:儿科急腹症、男性病、泌尿系统疾病
廖昌龙
廖昌龙主任医师
在线预约 擅长:重度心衰、呼衰病人以及各种休克的抢救复苏
潘华明
潘华明副主任医师
在线预约 擅长:内科危重病抢救
高占良
高占良主治医师
在线预约 擅长:颅内、延颈部肿瘤及先天性颅内和脊椎畸形、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诊治
朱信云
朱信云副主任医师
在线预约 擅长:重度心衰、呼衰病人以及各种休克的抢救复苏
汪润民
汪润民副主任医师
在线预约 擅长:儿科急腹症、男性病、泌尿系统疾病

声明:本站图/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,仅供病友参考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

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